网上药店
您现在的位置: 悲惨世界 >> 悲惨世界歌剧 >> 正文 >> 正文

中风中医急救操作

来源:悲惨世界 时间:2021/3/23
真实案例:今年年初我一个朋友的叔叔自己在家,突然半侧身体变得麻木、知觉迟钝。看了上周发出的中风先兆文章的朋友都知道,这是明显的中风先兆,而且一个人在家是非常危险的。好在他叔叔毫不迟疑通知家人并拨打了急救电话,然后拿出注射针头给自己针刺放血。医院抢救,预后很好,没有后遗症。但是这位叔叔采取的放血急救科学吗?除了拨打急救电话,中风的患者或者家属应该做什么?

当中风突然袭击你或者你的亲人,

你知道该怎么做吗?

上周小编带大家了解了从中医角度看,较为早期的中风先兆。本期继续和大家一起探讨中风发病时的症状和应对措施。

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,来自央视《健康之路》栏目的相关报道。

中风是最重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,中国每年新发病人约万,相继死亡约万。重要的是,该病存活者75%以上留有不同程度残疾,成为家庭与社会的沉重负担。

黄金抢救三小时

最佳治疗时间在医学上叫治疗的时间窗,对于缺血性中风患者,时间窗基本上是三小时,所以早期的救治过程就像跟死神赛跑,多抢一秒钟,病人的生存就会多一分的希望。这三小时意味着病人的生死、意味着是否留下后遗症的概率。

之所以强调时间,是因为脑组织对缺血和缺氧非常敏感,而且脑细胞无再生能力。时间超过三小时脑组织就会出现不可逆的死亡,无论怎样治疗都不可逆转。这就是一些患者遗憾地留有后遗症的原因。

只有1%的人及时得到救治

遗憾的是,中国一半以上中风病人不能在医院就诊,中国脑中风患者从发病到得到及时救治平均要花4.47个小时,远远超过了三小时的黄金时间窗,这是最大的遗憾。

即便是医院,决定病人能不能溶栓还有很多条件,比如病人的年龄、病情轻重程度,阻塞哪一条血管以及有没有并发症,这些因素加在一起,接受溶栓的病人比例就很少了。北欧等国家、美国大概是3%,中国1%的比例远远落后于全球平均水平。1%可能还是比较高估的数据。

发病前征兆

很多病人在发病前都会有一些先兆,这些症状有时候很快就过去,但是很遗憾,很多人把短暂性的症状忽视了,这段时间是治疗最佳的时间,所以提醒所有的朋友,当遇到这些症状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就诊。

脑中风患者发病前症状:

1.头晕、头疼、恶心、呕吐;

2.抓物不稳、手脚发软、站立不稳或突然跌倒;

3.一侧肢体突然麻木或失去知觉;

4.喝水呛咳,言语障碍;

5.不明原因突然晕倒;

6.突然的眼前发黑,或是看东西模糊、重影。

判断发病,及时送诊

还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判定中风发作。

当这三个动作中任何一个动作出现异常的时候,都应该怀疑是脑中风。这时应该立即拨打医院。

三不要疑似脑中风发作的应对

一不:不要盲目等待

如果家人出现了中风的症状,不要惊慌,更千万不要盲目等待,很多患者和患者家属可能认为症状是一过性,会想着再等会看看,这种盲目的等待是延误病情的最重要原因;

二不:不要盲目拖拽病人

当患者发病时,不要随意挪动病人,更不要晃动病人的身体,尤其是头部。比如病人倒在地上,亲属就想把病人抬到床上,这种盲目的托拽可能会使病情加重;

三不:不要盲目喂一些自认为有效的药物

不要随意服药,停止病人的一切活动,平稳情绪。

救治中风的正确做法

迅速拨打急救电话医院。

在等待救援时如果病人已经晕倒,应该去掉枕头让病人平卧,松开病人的衣裤,保证病人呼吸通畅,如果有条件的话,可以为病人测量一下血压。

能用放血的方法急救吗?

好了,问题来了,在等待救护车到来的的时间内,家属还可以做什么?了解中医知识的人大概会想到放血。但是在哪里放血?有效吗?会不会加重病情?尤其前段时间有一个传播广泛帖子把“十宣放血急救中风”也列入了辟谣行列,更让很多人对中医急救产生了质疑。

众所周知,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灵魂。在不了解中医或者不全面了解中医的情况下,盲目推崇或否定某种手法都是有失偏颇的。中风,也叫卒中,也需辨证论治。《金匮要略》里首先提出卒中(中风)分为“中经络”和“中脏腑”。

1、中经络病浅、病轻,无神志改变,仅表现口眼歪斜、半身不遂、语言不利;

2、中脏腑病深、病重,主要表现神志不清,猝然昏扑,半身不遂,口舌歪斜,舌强失语;

3、鉴别关键,有无神志昏迷。

中脏腑治疗要明辨闭证、脱证,因为闭脱显示不同的病机,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。

闭证脱证之分

闭证:指脑窍闭塞,不省人事,牙关紧闭,口噤不开,两手紧握,大小便闭,肢体强痉。

闭证可再细分为热闭和寒闭。热闭者昏迷不醒,喉中痰鸣,面赤体硬,牙关紧闭,大便秘结,治疗宜凉开;寒闭者昏迷不醒,痰声辘辘,面色苍白,四肢不温,治疗宜温开。

脱证:脱证多有脉微、汗出、肢厥三大主症。

患者多神昏深沉,情志恍惚,面色惨淡失神,气息急促低微,肢体松弛无力。目合口开,鼻鼾息微,手撒肢冷,多汗不止,二便自遗,肢体瘫软。

“十宣放血”适用情况是哪种呢?且看《针灸大成》中的描述:

明代针灸大师杨继洲在其所著的《针灸大成》中明确地写道:“初中风急救针法:凡初中风跌倒,卒暴昏沉,痰延壅滞,不省人事,牙关紧闭,药水不下,急以三棱针,刺手十指十二井穴,当去恶血。又治一切暴死恶候,不省人事,及绞肠痧,乃起死回生妙诀。”

从《针灸大成》描述的症状来看,十宣放血适用的情况貌似是中脏腑中的闭证情况。临床操作情况如何呢?

我又将这个问题抛给聚友会顾问老师,且听各位老师的原话回答……

潘毅老师:

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从事中医教学、临床、科研三十多年。著有《寻回中医失落的元神》著作。

中风初分中经络和中脏腑。已中脏腑还要再辨别是闭证还是脱证。闭者应可用十宣放血,因血出则气泄,内闭之气有外泄之机,则神窍自开。

但脱者不主张用。就临床所见,比例上似乎是闭多于脱。脱者应灸。

闭者还可以细分为阴阳,阳闭可以用安宫牛黄丸救治,阴闭苏合香丸。临床上,感觉是以阳闭多见!

王亚老师:

上年初我在外地,母亲打电话给我说不舒服,我一听就让她原地找个地方坐下不要乱动,立马给我爱人打电话让她带三棱针过去。二十分钟那边打现在没事了,刚到时嘴歪、左脸下垂、流口水、眼帘下垂。在十指尖、耳后背、大椎及风池区域针刺放血,不到5分钟就恢复到正常状态。第二天我赶回去针灸汤药5天巩固。

中风后西医治疗基本都会出现虚证、发作当初的虚症较少。不只中风辨证重要,辨证是中医的基础和精髓。

于夏老师:

山东民间针灸医生,传统针灸爱好者,董氏奇穴爱好者,原始点疗法爱好者。

我急救好几个了,上周我的一个学生还把她的公公给救了过来,就是用的十宣放血,加上按摩头部原始点和上背部原始点。

原始点按摩,脑梗急救就在风池一带,心梗在心俞上下的夹脊,这都是验证过的。

龙帅江老师:

龙式中医第十三代传人,在江西南昌开桃苑社区卫生站17年,精于研究鲜药,推广中草药鲜药外治保健方法。

中风是否用十宣放血不能一概论之。

我上个月抢救过一个,90岁的老太太,中风了。当时我在俄罗斯,他们打电话给我,我让他们用艾灸和盐敷肚子,才抢救过来。我回来时候,医院,输了液,又出现手脚全身冰凉,大小便失禁。我还是用了艾灸,用人参煎水送服苏合香丸才又救了回来。

所以不能一概而论。如果是中医的闭证可以用,如果是脱证,千万不要用刺血、放血的方法。

吴少冲老师:

来自中医世家的中医师、中药师、五行针灸师、高级公共营养师。现创办广州泽正健康管理有限公司,从事未病养生及健康咨询工作。

我也抢救过几人,其中包括我岳母。针灸刺血最快!加上同仁堂安宫牛黄丸。太阳、印堂、风池、承灵、耳尖、十宣、中冲、少冲、大椎放血,针刺内关,重艾灸!如血压高重按太冲穴和涌泉穴。

用安宫牛黄丸也需要具体辨证,所以说中风辨证很重要!

赵红军老师:

西安正念堂不孕症研究所所长,中医心脑血管病、妇科病专家。著有《和谐养生——中医不是传说》等著作。

可用耳尖泄血,十宣泄血也是可以的。首选的是耳尖泄血,耳尖泄血的疗效大于十宣,也便于操作。十宣放血疼,刺激太大,耳尖不疼。

本图摘自赵红军老师著作《和谐养生——中医不是传说》

各位如果仔细看完上述老师的回答,就会立刻清楚,就几位老师的临床经验来看:

首先:可以明确的是,他们都曾使用中医急救中风,并且验证有效。

第二:中风急救先要辨证,首先是中经络还是中脏腑,中脏腑要分闭证和脱证;闭证可用放血方式,放血位置最简单的就是耳尖和十宣放血,各位老师都比较专业,所以救治的时候选择的穴位更多;脱证不可放血、刺血,可艾灸。

如何操作放血手法?

▼▼▼▼

耳尖放血的操作方法

先将耳朵对折,对折耳朵的尖端顶点即是(图中红点标注位置),三棱针或者注射针头点刺,挤出3-4滴血。

两侧耳朵同样操作方法。

十宣放血操作手法

用三棱针或者注射针头等尖的东西,刺破患者的10个手指尖,大一点力无妨,要刺出血来才行。边刺边挤,每个手指尖至少要挤出三四滴血。再在耳尖上点刺一下,挤三四滴血出来。

这样处理后,昏迷的病人可能会慢慢地醒过来。

如果效果不明显,还可以在10个脚趾头尖上刺血,方法同刺手指尖。

原理:手指尖和脚趾尖部是人体的十二条经络的起点,在这些部位刺血可以醒神开窍,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昏迷效果最好。而且,手指和足趾尖部刺络放血法具有泄热消淤、活血通络,开窍启闭、护脑醒神等功效,为中医传统的特色急救措施之一。刺血后可以缓解经络中的压力,宣通经络中的气血,调整周身的经络平衡,对于促进苏醒、恢复症状、消除中风后遗症极有帮助。

针灸急救闭证的中风还有很多其他穴位的选择,但是对于非专业医师来说,耳尖放血和十指尖刺血方法简单,便于操作学习。可作为中风闭证急救的常规手段。

因此,如果家中有老人,或者是素有高血压、心脏病等旧疾的患者,建议家中常备一个小救急包,放几支三棱针,或者几支注射针头,最好是直径0.7毫米的,粗细合适,应用方便。同时备些各种规格的针灸针、消毒棉球、艾条、打火机等,虽然简单,但可救急,作用不可忽视。

更重要的是,要在平时细心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lataer.com/bcsjgj/7316.html